项目成果1--园艺技术专业(花卉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技术专业(花卉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园艺技术专业(花卉方向)专业行业现状与人才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增长,人们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绿色食品、设施栽培、庭院绿化、花卉装饰、农家休闲、生态观光等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就要充分发挥园艺行业企业优势,就要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园艺专业高职人才。
适应社会需求是高职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实践探索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稳步增强,努力把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办成我院乃至省级特色专业之一。
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指针,以建立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产学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运行机制为目标,以学校和行业企业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为根本途径,坚持改革与建设紧密结合,重在建设;继承与创新紧密结合,重在创新;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实践的原则,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精选出积极性高、有特色、可以与我院现有相关资源互补的园艺行业企业,通过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双方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出发,真正建立起具有特色、既符合我国园艺行业企业发展规律要求、又符合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学校与园艺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与科学的运行机制,共同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高职人才。为更好地发挥花卉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培养更多更好的花卉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高技能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化园艺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花卉生产管理、花卉良种繁育、观赏树木栽培与养护、草坪建植与养护、城市花卉应用与设计、花艺设计与花店经营等岗位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科学的创新精神,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园艺技术(花卉方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园艺生产经营、园林绿化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体私营企业,从事花卉苗木生产、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花卉应用和园林规划设计等工作,或在花卉生产、花卉租赁、花艺设计、花店经营与盆景制作等领域自主创业。
2、基本规格
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本专业培养毕业生应获得和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包括:植物分类、花卉育种、花卉生产、观赏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花艺创作、盆景制作、花店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本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前沿研究及发展趋势;初步具备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根据培养目标,对应园艺植物生产管理、良种繁育、花卉应用与设计、插花与花店经营等岗位(见表一),在分析其主要工作任务及所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人才规格要求。
表一 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
岗位 | 主要工作任务 | 岗位职业能力 |
花卉生产管理 | 花卉生产设施的建造与管理; 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水生花卉的栽培管理; 观花、观叶、观果花卉的盆栽管理; 基质制作及上盆、换盆与翻盆; 鲜切花栽培管理、采后处理及保鲜; 花期调控。 | 花卉的识别; 观赏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条件的调控; 常见花卉、苗木等栽培与养护能力; 花卉、苗木等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园艺设施的建造; 常见花卉盆栽技术; 花卉的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花期调控技术。 |
花卉良种繁育 | 引种、选种与杂交育种; 花卉播种、扦插、分生、嫁接、压条繁殖; 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工厂化育苗; 外植体采集、消毒灭菌、接种培养、组培苗增殖、生根、驯化、移栽; 脱毒苗生产、鉴定与快速繁殖培养。 | 常见花卉、苗木播种、扦插、分生、嫁接、压条繁殖; 引种试验; 良种繁育技术; 花卉、苗木快速繁殖与脱毒技术。 |
观赏树木 栽培养护 | 定点放样; 苗木选择与验收; 起苗、栽植、假植; 土肥水管理与整形修剪; 自然灾害及预防; 大树移栽与养护; 古树名木养护。 | 苗木栽植设计图的研读; 定点放样技术; 苗木栽植方案设计; 现场组织施工能力; 制定养护工作月历; 大树移栽与养护技术; 越冬越夏养护措施。 |
草坪建植 与养护 | 坪地整理; 草坪的播种繁殖; 草皮生产与铲运; 草坪的铺植技术; 草坪修剪; 草坪施肥、浇水及辅助养护; 草坪机械的使用; 草坪的杂草、病虫害防治。 | 草种的识别与选择; 杂草识别与防治; 新建草坪的播种繁殖与铺植; 退化草坪的更新; 草坪的养护措施与分级养护; 草坪机械使用与维护; 草坪病虫害防治; 草坪质量评估。 |
城市花卉 应用设计 | 花丛、花坛、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园林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 园林草坪及地被的应用与设计; 花园、花卉专类园的设计; 屋顶花园的应用与设计; 阳台窗台花卉装饰及室内花卉景观设计 花卉展览设计; | 花坛、花境设计与种植; 庭院、室内花卉的设计布置; 阳台窗台花卉装饰; 水景园、岩石园的设计; 花园的设计; 园林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 |
花艺设计与 花店经营 | 东方式、西方式插花; 花篮的插作; 花束的插作; 花艺设计; 人造花插花; | 礼仪插花、节日插花与花艺设计; 干花、人造花插花设计; 鲜切花保鲜技术; 东方式、西方式插花设计; 花店的经营与管理。 |
人才规格要求包括:
(1)职业基本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具有一定的体育、健康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健康的身体体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能胜任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良好的身体体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人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在竞争中遭遇挫折的足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岗位职业能力:掌握园艺(花卉方向)植物生长与环境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能熟练识别花卉形态并进行分类;熟练掌握花卉生产、良种繁育、观赏植物栽培养护、病虫害防治、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等职业技能;具有花卉生产、花卉装饰、花艺创作和盆景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懂得花店经营与商品花卉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很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水平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现代园艺知识和必备的植物生长与环境等专业基础知识;
3、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高职(专科)。
4、入学条件:参加全国(省)统一高考符合条件录取的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毕业生。
5、学制:三年。
三、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
(一)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结合花卉生产管理特点,采用“岗位工作任务驱动、生产教学合一”教学模式构建课程体系。
职业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与健康、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军事理论、职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岗位能力:植物生长与环境、观赏植物、花卉生产技术、观赏树木栽培与养护、花卉育种技术、设施园艺、草坪建植与养护、花卉病虫害防治、插花艺术、园艺法规、植物组织培养、园林花卉应用设计、商品花卉营销、课内专业实训;
职业拓展能力(选修):应用文写作或大学语文、书法鉴赏或音乐鉴赏、园林测量或食用菌栽培、果树栽培技术或蔬菜栽培技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或VFP、盆景制作或市场营销、园林设计或园林工程及预算;
职业综合能力:教学实习实训、综合实训、社会调查、职业技能鉴定、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二)专业核心课程基本内容
按照“任务驱动、产教合一”的要求,融入三级、四级花卉园艺师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表二 课程学习目标、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
课程 | 学习目标 | 知识要点 | 技能要点 |
植 物 生 长 与 环 境 |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基础及规律;掌握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其在园艺植物生产上的应用。 | 1、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2、植物细胞和组织; 3、植物的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 4、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代谢机理; 5、光、温度、水分、大气等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6、土壤特性与施肥; 7、成花生理及植物激素的特性。 | 1、园艺植物营养缺素症的诊断; 2、农家肥的制作与应用; 3、土壤养分的测定、分析及土壤改良; 4、园艺植物配方施肥技术; 5、园艺环境小气候的测定与分析; |
观赏植物 | 了解观赏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不同类型植物的栽培要点和繁殖方法;掌握观赏植物分类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观赏植物的概念; 2、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及特点; 3、观赏植物的分类、分布; 4、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5、常见观赏植物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 6、观赏植物的装饰与应用; 7、观赏植物的配制 | 1、观赏植物的识别; 2、观赏植物标本的制作; 3、常见观赏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4、常见木本观赏植物运用设计及配置; 5、常见草本观赏植物的运用设计及配置; |
花 卉 生 产 技 术 | 了解花卉产业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花卉生产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建立相关知识体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花卉生产技术理论知识和解决花卉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 1、花卉的分类; 2、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3、露地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栽培要点; 4、一般盆栽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栽培要点; 5、常见切花的形态特征、习性、栽培要点; 6、水生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栽培要点; 7、仙人掌及多肉多浆类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栽培要点; 8、特殊花卉的形态特征与习性。 | 1、花卉识别 2、花卉种子生产; 3、整地做床与露地播种 4、花卉无性繁殖技术 5、苗期管理 6、盆栽花卉上盆、换盆、整形修剪及养护管理; 7、切花种苗的繁殖、定植、管理、采收、保鲜; 8、水生花卉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 9、仙人掌及多肉多浆类花卉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 10、花期调控技术措施; |
设 施 园 艺 | 了解设施栽培的基本理论;掌握园艺设施的设计、施工方法,常见设施栽培环境条件及其调控技术;掌握温室花卉的设施栽培与管理;掌握常见几种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 1、常见设施类型与特点; 2、常见设施的环境条件; 3、温室大棚的结构与建造; 4、设施中温度条件及其调控; 5、设施中湿度条件及其调控; 6、设施中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7、常见覆盖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8、温室花卉的设施栽培技术; 9、温室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 1、风障、冷床、荫棚的建造; 2、电热线的设置和安装; 3、地膜覆盖与制作小拱棚; 4、塑料大棚的设计和建造; 5、温室的结构、辅助设施的设置; 6、大棚环境条件的控制; 7、温室环境条件的控制; 8、温室花卉的栽培与管理; 9、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与使用; 10、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
花 卉 育 种 技 术 | 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特点;掌握遗传三大基本规律、数量性状遗传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特点。了解植物良种繁育的任务及程序;掌握常用育种方法步骤及良种繁育技术。 | 1、细胞分裂与雌雄配子的形成; 2、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 3、数量性状的遗传及特点; 4、遗传物质的变异; 5、引种原理及程序; 6、选种的程序、方法及具体应用; 7、有性杂交育种的种类、原理及程序; 8、种子繁殖技术及种子检验的方法; 9、植物繁殖的新技术。 | 1、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和花粉母细胞涂抹制片; 2、花卉的有性杂交; 3、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4、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5、种子品质检验; 6、田间试验设计; |
花 卉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 掌握园艺植物主要害虫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掌握园艺植物主要病虫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 1、病害的病原及发生与流行; 2、昆虫的特征、繁殖发育、分类与环境的关系; 3、综合治理的概念、原理和防治方法; 4、花卉主要常见害虫识别及其防治方法; 5、花卉主要常见病害识别及其防治方法; 6、农药分类、毒力、毒性和药效; 7、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作用及主要品种。 | 1、苗木病虫害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2、花卉苗期和根部病虫害的防治; 3、常用农药识别与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4、喷药机具的使用与维护; 5、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白涂剂等药剂的配制与使用; 6、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和防治效果检查。 |
观 赏 树木 栽 培 与养护 | 了解场圃的规划设计技术,掌握观赏植物各种繁殖方法,掌握其移植、定植、养护与管理各项技术。 | 1、苗圃(花圃)规划设计; 2、观赏植物种实采收、调制、贮藏; 3、木本花卉播种、嫁接、扦插、压条等繁殖方法; 4、苗期管理、出圃技术、假植技术; 5、起苗技术、定植技术; 6、观赏植物修剪整形技艺; 7、观赏植物土肥水管理; 8、自然灾害与预防; 9、大树移栽与养护; 10、古树名木养护。 | 1、苗圃(花圃)规划设计; 2、常见观赏植物种实识别; 3、整地作床与露地播种; 4、种子催芽与消毒; 5、嫁接、扦插、压条等操作; 6、出圃技术、假植方法; 7、裸根起苗与土球起苗; 8、苗木栽植与支架支撑; 9、修剪整形技艺; 10、土肥水管理技术; 11、越冬越夏管理; |
草 坪 建 植 与 养 护 | 正确识别常见草坪草;掌握草坪的各种繁殖建坪技术;熟练使用草坪机械进行草坪养护。 | 1、草坪的分类; 2、草坪在园林中的应用; 3、常见草坪草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栽培特点; 4、草坪播种、铺植原理与方法; 5、草坪养护技术; 6、退化草坪的更新; 7、草坪质量评估。 | 1、草种识别; 2、草坪播种、铺植技术; 3、草坪修剪、肥水管理、打孔等养护; 4、草坪病虫害防治; 5、草坪机械使用与维护; 6、杂草识别与防治; 7、坪地整理; |
插 花 艺 术 | 了解插花艺术的概念、范畴、特点、分类和应用;熟悉插花的基本原理;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了解花店的经营与管理。 | 1、插花艺术的概念、范畴、特点、分类和应用; 2、插花的基本原理; 3、插花的基本方法; 4、东方式插花艺术; 5、西方式插花艺术; 6、礼仪插花艺术; 7、节日插花与花艺设计; 8、干花、人造花插花; 9、花店的经营与管理。 | 1、插花材料的识别、选择、修剪、造型与固定; 2、东方式插花; 3、西方式插花:水平型、半球型、L型插花制作 4、礼仪花篮的插作 5、礼仪花束的插作 6、花艺设计 7、人造花插花实践 8、花店的经营与管理调查 |
城市 花 卉 应 用 设 计 | 了解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园林花卉的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掌握花丛、花坛、花境种植设计;熟悉花卉专类园、花园的设计、园林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等。 | 1、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 2、城市花卉的种植施工与养护; 2、花丛、花坛、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3、城市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 4、草坪及地被的应用与设计; 5、花园的设计; 6、花卉专类园的设计; 7、屋顶花园的应用与设计; 8、阳台窗台花卉装饰; 9、室内花卉景观设计; 10、花卉展览设计。 | 1、花坛、花境种植设计与施工; 2、庭院、室内花卉的布置设计; 3、阳台窗台花卉装饰; 4、水景园、岩石园设计; 5、花园的设计; 6、园林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 |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熟悉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掌握花卉苗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脱毒苗木生产技术。 | 1、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2、组织实验设计原则; 3、培养基的成分及配制方法; 4、外植体的选择、处理与接种; 5、组培苗的培养与继代繁殖; 6、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 1、培养基的配制; 2、组培苗生产环境的消毒灭菌; 3、植物外植体的采集、消毒灭菌、接种和培养; 4、组培苗增殖、生根培养、驯化和移栽; 5、组培脱毒苗的生产、鉴定与快速繁殖培养。 |
商品花卉营销 | 掌握商品花卉的质量标准、包装技术、检验检疫、市场流通及保鲜贮藏;了解花卉商品市场需求、供给及价值的关系;熟悉商品花卉市场的分布、营销模式、计划和策略。 | 1、商品学的含义、研究内容; 2、商品花卉的分类、特点及社会功能; 3、商品花卉生产基地的分布、建设及特点; 4、商品花卉的质量标准、包装技术、检验检疫、市场流通及储运技术; 5、花卉商品市场需求、供给及与价值的关系; 6、商品花卉的营销技术。 | 1、商品花卉的市场调查; 2、商品花卉的产品分类、质量标准及质量检验、植物检疫; 3、商品花卉的包装技术、运输方式及贮藏方法; 4、花卉企业的设置; 5、编制花卉营销策划方案。 |
四、教学计划安排
(一)教学计划
按照“任务驱动,产教合一”;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突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基本原则制定教学计划。
全学程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学年 | 学期 | 总 周 数 | 教学(周) | 机动 | 入学、毕业教育 | 军事训练 | 综合实训 | 职业技能鉴定 | 顶岗实习 | 毕业设计 | 社会 调查 |
|
课堂教学 | 复习考试 | 实习实训 |
一 | (一) | 21 | 14 | 2 |
| 2 | 0.5 | 2.5 |
|
|
|
|
|
|
(二) | 20 | 16 | 2 | 1 | 1 |
|
|
|
|
|
| (1) |
|
二 | (三) | 21 | 16 | 2 | 1 | 2 |
|
|
|
|
|
|
|
|
(四) | 20 | 15 | 2 | 2 | 1 |
|
|
|
|
|
| (1) |
|
三 | (五) | 21 | 12 | 2 | 1 | 2 |
|
| 3 | 1 |
|
|
|
|
(六) | 20 |
| 2 |
| 1 | 1 |
|
|
| 12 | 4 |
|
|
合计 |
| 123 | 73 | 12 | 5 | 33(2) |
注:社会调查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教学时间。
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课程 模块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教学按学期分配周数、学时 |
|
计划学时 | 其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理论 教学 | 实践教学 | 其它 |
|
|
14周 | 16周 | 16周 | 15周 | 12周 | 0周 |
|
职 业 基 本 素 质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28 |
| 20* | 2+1* |
|
|
|
|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4 | 32 |
| 32* |
| 2+2* |
|
|
|
|
|
3 | 体育与健康 | 122 | 10 | 50 | 62* | 2 | 2 |
|
|
|
|
|
4 | 实用英语 | 120 | 100 | 20 |
| 4 | 4 |
|
|
|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0 | 28 | 28 | 4* | 4 |
|
|
|
|
|
|
6 | 高等数学 | 56 | 56 |
|
| 4 |
|
|
|
|
|
|
7 | 职业指导 | 36 | 28 |
| 8* | 2 |
|
|
|
|
|
|
8 | 军事理论 | 32* |
|
| 32* |
|
|
9 | 形势与政策 | 32* |
|
| 32* |
|
|
10 | 安全教育 | 16* |
|
| 16* |
|
|
1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6* |
|
| 16* |
|
|
职 业 岗 位 能 力 | 1 | 植物生长与环境 | 106 | 66 | 40 |
| 3 | 4 |
|
|
|
|
|
2 | 观赏植物 | 60 | 30 | 30 |
|
| 4 |
|
|
|
|
|
3 | 花卉生产技术 | 64 | 34 | 30 |
|
| 2 | 2 |
|
|
|
|
4 | 观赏树木栽培与养护 | 62 | 32 | 30 |
|
|
| 4 |
|
|
|
|
5 | 花卉育种技术 | 78 | 60 | 18 |
|
|
| 3 | 2 |
|
|
|
6 | 设施园艺 | 64 | 40 | 24 |
|
| 4 |
|
|
|
|
|
7 | 草坪建植与养护 | 30 | 20 | 10 |
|
|
|
| 2 |
|
|
|
7 | 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 | 80 | 50 | 30 |
|
|
|
| 3 | 3 |
|
|
8 | 插花艺术 | 64 | 34 | 30 |
|
|
| 4 |
|
|
|
|
9 | 园艺法规 | 36 | 36 |
|
|
|
|
|
| 3 |
|
|
10 | 植物组织培养 | 48 | 20 | 28 |
|
|
| 3 |
|
|
|
|
11 | 城市花卉应用设计 | 69 | 40 | 29 |
|
|
|
| 3 | 2 |
|
|
12 | 商品花卉营销 | 48 | 38 | 10 |
|
|
|
|
| 4 |
|
|
13 | 课内专业实训 | 64 |
| 64 |
|
| 2 | 2 |
|
|
|
|
职 业 拓 展 能 力 (选 修) | 1 | 应用文写作或大学语文 | 42 | 32 | 10 |
| 3 |
|
|
|
|
|
|
2 | 书法鉴赏或音乐鉴赏 | 32 | 10 | 22 |
|
|
| 2 |
|
|
|
|
3 | 园林测量或食用菌栽培 | 64 | 50 | 30 |
|
|
| 4 |
|
|
|
|
4 | 果树栽培技术或蔬菜栽培技术 | 60 | 36 | 24 |
|
|
|
| 4 |
|
|
|
5 |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或VFP | 64 | 24 | 40 |
|
|
|
| 4 |
|
|
|
6 | 盆景制作或市场营销 | 48 | 40 | 20 |
|
|
|
|
| 4 |
|
|
7 | 园林设计或园林工程及预算 | 78 | 40 | 38 |
|
|
|
| 2 | 4 |
|
|
合计(课内学时) | 1661 | 1006 | 655 | 224* | 24 | 24 | 24 | 20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续)
课程 模 块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教学按学期分配周数、学时 |
|
计划 学时 | 其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理论 教学 | 实践教学 | 其它 |
|
14周 | 16周 | 16周 | 15周 | 12周 | 0周 |
|
职 业 综 合 能 力 | 1 | 教学实习实训 | (5) |
| (5) |
|
| (1) | (1) | (2) | (1) |
|
|
2 | 社会调查 | (2) |
|
| (2*) |
| (1*) |
| (1*) |
|
|
|
2 | 综合实训 | (3) |
| (3) |
|
|
|
|
| (3) |
|
|
3 | 职业技能鉴定 | (1) |
|
| (1) |
|
|
|
| (1) |
|
|
4 | 毕业(顶岗)实习 | (12) |
| (12) |
|
|
|
|
|
| (12) |
|
5 | 毕业设计 | (4) |
| (4) |
|
|
|
|
|
| (4) |
|
合 计 | 1661(27) |
|
|
| 24 | 24(2) | 24(1) | 20(3) | 20(5) | (16) |
|
|
|
|
|
|
|
|
|
|
|
|
|
备 注 | 1、*为安排在课外时间上的实践课、讲座、训练、假期中社会调查等; 2、“( )”内数字为教学实习实训等的周数,教学实习实训等每周可折为25学时计算。 |
|
学生应修学分计划安排表
课程模块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学分数 | 学期分配 |
职 业 基 本 素 质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3 | 1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4 | 4 | 2 |
3 | 体育与健康 | 122 | 3 | 1、2、3、4、5 |
4 | 实用英语 | 120 | 7 | 1、2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0 | 4 | 1 |
6 | 高等数学 | 56 | 4 | 1 |
7 | 军事理论 | 32* | 2 | 1 |
8 | 职业指导 | 36 | 2 | 1、6 |
9 | 形势与政策 | 32* | 1 | 1、2、3、4、5 |
10 | 安全教育 | 16* | 1 | 1、2、3、4、5 |
1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6* | 1 | 1、2、3、4、5 |
职 业 岗 位 能 力 | 12 | 植物生长与环境 | 106 | 6 | 1、2 |
13 | 观赏植物 | 60 | 4 | 2 |
14 | 花卉生产技术 | 64 | 4 | 2、3 |
15 | 观赏树木栽培与养护 | 62 | 4 | 3 |
16 | 花卉育种技术 | 78 | 4 | 3、4 |
17 | 设施园艺 | 64 | 4 | 2 |
18 | 草坪建植与养护 | 30 | 2 | 4 |
19 | 花卉病虫害防治 | 80 | 4 | 4、5 |
20 | 插花艺术 | 64 | 4 | 3 |
21 | 园艺法规 | 36 | 2 | 5 |
22 | 植物组织培养 | 48 | 3 | 3 |
23 | 城市花卉应用设计 | 69 | 4 | 4、5 |
24 | 商品花卉经营 | 48 | 3 | 5 |
25 | 课内专业实训 | 64 | 2 | 2、3 |
职业 拓展 能力 (选修) | 26 | 应用文写作或大学语文 | 42 | 3 | 1 |
27 | 书法鉴赏或音乐鉴赏 | 32 | 2 | 3 |
28 | 园林测量或食用菌栽培 | 64 | 4 | 3 |
29 | 果树栽培技术或蔬菜栽培技术 | 60 | 4 | 4 |
30 |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或VFP | 64 | 4 | 4 |
31 | 盆景制作或市场营销 | 48 | 3 | 5 |
32 | 园林设计或园林工程及预算 | 78 | 4 | 5 |
职业 综合 能力 | 33 | 教学实习实训 | (5) | 5 | 2、3、4、5 |
34 | 社会调查 | (2) | 1 | 2、4 |
35 | 综合实训 | (3) | 3 | 5 |
36 | 职业技能鉴定 | (1) | 1 | 5 |
37 | 毕业(顶岗)实习 | (12) | 3 | 6 |
38 | 毕业设计 | (4) | 2 | 6 |
其它 | 39 | 军训 | (2.5) | 2 | 1 |
40 | 入学教育 | (0.5) | 1 | 1 |
41 | 毕业教育 | (1) | 1 | 6 |
42 | 花卉园艺师(中级) |
| 1 |
|
43 | 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
| 1 |
|
44 | 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
| 1 |
|
合计 |
| 学生必需取得120学分才能毕业,其中1-25、33、35、36、38项学分必需取到。 |
| 128 |
|
主要社会实践替代选修学分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期 | 要求 |
1 | 参加比赛 | 1-3 |
| 获奖 |
2 | 论文 | 1-3 |
| 发表 |
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竞争,特设参赛或论文的学分。该学分视不同的级别给予评定,并可替代选修(其它)学分 |
(二)实训项目安排
各课程按照“任务驱动、产教合一”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生产任务在校内实训室和园艺生产实训基地完成课内实践;综合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安排在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
实训项目安排表
能力 | 实训项目 | 学时 | 学期 | 实训地点 |
植物生长与环境 | 1、园艺植物营养缺素症的诊断; 2、农家肥的制作与应用; 3、土壤养分的测定、分析及土壤改良; 4、园艺植物配方施肥技术; 5、园艺环境小气候的测定与分析; | 40 | 一、二 | 校内实训基地 |
观赏植物 | 1、观赏植物识别 2、观赏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3、观赏植物的配置 4、观赏植物的整形修剪 | 30 | 二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花卉生产技术 | 1、常见花卉的种类识别、种子的采收及鉴别; 2、露地花卉的播种及无性繁殖、整地做床、间苗、移栽、定植、整形修剪、养护管理; 4、营养土的配制; 5、一般盆栽花卉的播种及无性繁殖、选盆、上盆、换盆、整形修剪及养护管理; 6、切花种苗的繁殖、整地做床、定植、摘心、抹芽、剥蕾、修剪、施肥、采收、包装、保鲜等; 7、水生花卉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 8、仙人掌及多肉多浆类花卉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 9、花期调控技术措施; 10、特殊花卉的生产与管理。 | 30 | 二、三 | 花艺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 |
设施 园艺 | 1、风障、冷床的建造; 2、电热线的设置和安装; 3、地膜覆盖与制作小拱棚; 4、塑料大棚的设计、建造与覆膜; 5、温室的结构、辅助设施的设置; 6、大棚环境条件的控制; 7、温室环境条件的控制; 8、温室花卉的栽培与管理; 9、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与使用; 10、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 24 | 二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花卉育种技术 | 1、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2、花卉的有性杂交; 3、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4、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5、种子检验 | 18 | 三、四 | 植物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 |
花卉病虫害防治 | 1、昆虫形态特征观察; 2、苗木病虫害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3、花卉苗期和根部病虫害的防治 4、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 5、植物虫害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 6、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白涂剂等药剂的配制与使用; | 30 | 四、五 | 植物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 |
观赏植物栽培技术 | 1、苗圃(花圃)规划设计; 2、常见观赏植物种实识别; 3、整地作床与露地播种; 4、嫁接、扦插、压条操作; 5、出圃技术、假植方法; 6、裸根起苗与土球起苗; 7、苗木栽植与支撑 8、修剪整形技艺; 9、土肥水管理技术; | 30 | 三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草坪 建植 与 养护 | 1、草种识别; 2、草坪播种、铺植技术; 3、草坪修剪、肥水管理、打孔等养护; 4、草坪病虫害防治; 5、杂草识别与防治; 6、草坪机械使用与维护; | 10 | 四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插 花 艺 术 | 1、插花材料的识别、选择、修剪、造型与固定; 2、东方式插花 3、西方式插花 4、礼仪花篮的插作 5、礼仪花束的制作 6、花艺设计 7、人造花插花实践 8、花店的经营与管理调查 | 30 | 三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城市花卉 应用设计 | 1、花坛、花境种植设计; 2、庭院、室内花卉的布置设计; 3、阳台窗台花卉装饰; 4、花卉专类园的设计; 5、花园的设计; 6、园林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 | 29 | 四、五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植物组织培养 | 1、培养基的配制; 2、组培苗生产环境的消毒灭菌; 3、植物外植体的采集、消毒灭菌、接种和培养; 4、组培苗增殖、生根培养、驯化和移栽; 5、组培脱毒苗的生产、鉴定与快速繁殖培养。 | 28 | 三 |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 |
商品花卉营销学 | 1、商品花卉的市场调查; 2、商品花卉的产品分类、质量标准及质量检验、植物检疫; 3、商品花卉的包装技术、运输方式及贮藏方法; 4、编制花卉营销策划方案; 5、花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 10 | 五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课内专业实训 | 1、基质制作及上盆、换盆与翻盆; 2、花卉播种、扦插、分生、嫁接、压条繁殖 3、鲜切花、盆花、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4、观赏树木栽培与养护; 5、草坪建植与养护 6、花坛、花境设计与种植; 7、东方式、西方式插花设计 8、园艺植物病虫害诊断及综合防治; 9、园艺植物的良种繁育; | 64 | 二、三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综合 实训 | 1、花卉等园艺植物的良种繁育、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2、园艺产品市场营销; 3、园艺企业经营管理; 4、花卉应用和园林规划设计 | 3周 | 五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实习 实训 | 1、园艺植物病虫害发生时间与防治适期的预测 2、观赏植物的识别 3、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 4、花卉应用设计 5、温室环境条件的控制 | 5周 | 二、三四、五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顶岗 实习 | 1、花卉生产及良种繁育 2、观赏植物栽培养护及病虫害防治 3、城市花卉应用设计 4、花卉装饰、花艺创作和盆景制作 5、花店经营与商品花卉营销 | 12周 | 六 | 校外实训基地 |
(三)教学计划编制说明
1、教学计划编制的依据
本专业教学计划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及安徽省教育厅教社政函[2007]11号《关于印发2007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军区司令部、安徽省军区政治部文件 教体[2007]2号“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文件 教体[2006]2号“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文件 皖教育工委[2009]1号《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卫生厅、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文件 教社政[2005]2号《转发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通过对花卉企业、已毕业学生、部分高职学院园艺专业的广泛调研,结合高职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的发展特点,经多次讨论后编制。
2、计划的特点
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注重实用为教学重点;职业岗位能力课、职业拓展能力(选修)课教学强调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充分体现“宽基础、泛适应”的特点,理论教学要求内容不深,面要宽,为此编制课程门数达32门。在教学计划中,课内总学时为1661学时,教学实习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达26周,计划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教学实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课内实习实训(包括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总计达1425学时(总教学时数折算为2535学时),占全部学时的56.21%。同时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改变考试、考核方式,注重教学过程控制,采取理论考查、考试、实践考查、考试、平时考查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培养出知识与技能并举、实用型和技能型兼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专业教学建议:
⑴加强校企合作,要与合肥市高新区的花卉生产基地及相关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
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大力培养 专业、专业教师,要与省高职院校合作,加大园艺专业教材的开发力度。
⑶加强园艺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确保学生的实验实训顺利开展。
⑷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要高标准、严要求,为学生的毕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目成果2(论文)--高职园艺技术(花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高职园艺技术(花卉)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张宗应 张鑫 琚昊然 江朝宝 陶涛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230031)
摘要: 适应社会需求是高职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通过实践探索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园艺技术(花卉)专业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全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使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积极主动地服务当地经济,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关键词:花卉园艺 产学合作 培养模式 高职 技能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horticulture (flowers) Applied Specialty Training Mode
Zhang Zongying zhang Xin Ju Haoran Jiang Chaobao Tao Tao
(Anhu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Forestry, Hefei 230031)
Abstract: It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at we reform vocational horticulture (flowers)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If we want to find a unique wa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explore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through practice-oriented employment, capacity at the core of the vocational horticulture (flower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academic, industry,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actively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we should improve our teaching quality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general competence.
Key words: Flower gardening ;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nd academic; training mode; Senior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增长,人们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绿色食品、设施栽培、庭院绿化、花卉装饰、农家休闲、生态观光等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等,就要充分发挥园艺(花卉)行业企业优势,就要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园艺(花卉)专业高职人才。
如何办好高职学院园艺技术(花卉)专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职教之路?只有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子,加強学生的技能培养,办出特色,全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使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1]贯通,积极主动地服务当地经济,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出产学合作模式的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为花卉园艺产业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从以前单一的苗木栽培岗位发展到如今园艺施工、园艺养护、花卉储运保鲜、花艺设计、观赏植物营销等众多岗位;由当初林业、园林花卉工人、农民和少数林业、园林花卉技术人员组成的低层次人员结构发展到如今的园林花卉专业高级工程师、技术员、园林工、花卉工等组成的多层次人才结构[2]。但是为花卉园艺产业服务的具有观赏树木与花卉养护管理、工程施工、花艺设计、观赏植物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性花卉园艺技术人员相对缺泛。根据市场的需求,园艺技术(花卉)专业应培养具备现代化园艺(花卉)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花卉生产管理、花卉良种繁育、观赏树木栽培与养护、草坪建植与养护、城市花卉应用与设计、花艺设计与花店经营等岗位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科学的创新精神,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园艺技术(花卉方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根据这一目标,加强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改革,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2]。在职业岗位能力模块教学过程中,与花卉园艺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重点突出花、木、草的繁殖、栽培和管护技术以及组织培养、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教学中,要强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产学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运行机制,以学校和行业企业实施产教合一培养人才为根本途径,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精选出积极性高、有特色、可以与高职院校现有相关资源互补的园艺行业企业,通过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双方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出发,真正建立起具有特色,既符合行业企业发展规律要求、又符合园艺技术(花卉)专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学校与园艺(花卉)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与科学的运行机制,共同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园艺技术(花卉)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以质量为核心,明确培养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和规格;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根据当今社会对花卉园艺人才的需求,园艺技术(花卉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依据培养目标,对应花卉生产管理、良种繁育、花卉应用与设计、插花与花店经营等岗位,在分析其主要工作任务及所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明确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应包括:
(1)职业基本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3];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
具有一定的体育、健康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健康的身体体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人沟通能力,具有在竞争中遭遇挫折的足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岗位职业能力:掌握园艺(花卉方向)植物生长与环境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能熟练识别花卉形态并进行分类;熟练掌握花卉生产、良种繁育、观赏树木栽培养护、病虫害防治、城市花卉应用设计等职业技能;具有花卉生产、花卉装饰、花艺创作和盆景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具有花店经营与商品花卉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管理能力。
(3)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很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水平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三、以实习实训为突破口,研究集教学、训练和生产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以实习实训为突破口,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所占比例应达到55%以上。我们把园艺技术(花卉)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类。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安排在第一、二学期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内实习实训;岗位技能训练主要是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的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实习实训和专业实训,并根据该专业的岗位面向,按照不同岗位的技能需求,采用 “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技能竞赛” [4]的训练方式,如:苗木繁殖嫁接训练+苗圃实习+嫁接比赛等模式。在第二、三学期每周安排二节专业实训课,让学生在学院苗圃及园艺实训基地根据花卉生产任务需要参加专业生产整个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学效果明显;职业综合技能训练主要是安排在第五、六学期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内外基地实训中,由于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通过实训基地“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环境[5],学生以工人身份参与日常生产,以营销员身份参与产品营销,以经理身份参与基地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真正成为既熟悉业务技术又精通生产管理的全面手。
四、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提高园艺技术(花卉)专业办学水平。
高职教育要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花卉园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是园艺技术(花卉)专业的教学目标。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花卉园艺师等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上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减少理论
教学内容,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时数,每门专业骨干课程的课内实训和教学实训的总实践教学时数要占50﹪左右[6],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以岗位工作任务驱动、生产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打破传统教学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的弊端,强化技能训练,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改革课程考核办法,专业骨干课程要考核技能,改变过去统一理论笔试的考核办法,避免高分低能毕业生岀现,注重教学过程控制,采取理论考查、考试、实践考查、考试、平时考查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培养出知识与技能并举、实用型和技能型兼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7]。
加强园艺技术(花卉)专业教学改革,建立产学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运行机制,是高职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是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园艺技术(花卉)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张宗应,男,现年48岁,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现为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林业高级工程师,曾获“安徽省模范教师”、“ 安徽林业教育模范教师” 称号。参加国家规划教材《园林植物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森林防火》(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编写工作;2005年主审高职教材《苗木生产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文献:
1. 王振岩,张玉莲.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09,(3)
2. 黄承钧,陶陶,胡宗进.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
3. 徐双荣.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 现代教育科学2006,(5)
4. 高艳,武心尧.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 2001,(4)
5. 姜洁.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 世纪桥 2007,(9)
6. 王前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07,(8)
7. 马树超,郭扬. 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