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徽 高 等 学 校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结 项 报 告 书
项目名称: |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 |
项目级别: | 省级一般 |
批准文号: | 20101807 |
项目主持人: | 殷华林 |
项目主持人 所在学校: |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结项形式: | 校内结题 |
项目起止年月: | 2011年5月开始 至2012年6月结束 |
填表时间: | 2012年6月15 日 |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制
一、参加研究人员及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
1 | 殷华林 | 副教授 | 培养方案编制、教改实验 |
2 | 班青 | 副教授 | 社会调查、建课程设置标准 |
3 | 黄大国 | 讲师 | 社会调查、建技能考核体系 |
4 | 许娟 | 讲师 | 教改实验、毕业生跟踪调查 |
5 | 张鑫 | 讲师 | 教改实验、教改方案编制 |
6 | 陈珠艳 | 助教 | 教改实验、教改信息发布 |
7 | 陈羽 | 助教 | 资料收集整理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项目主持人 基本情况 | 姓 名 | 殷华林 |
出生年月 | 1956年1月 |
学 历 | 本科 |
职 称 | 副教授 |
职 务 | 系主任 |
所在单位 |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联系电话 | 0551-5327590 |
二、总结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成果特色、推广价值以及尚有那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项目2011年5月开题,课题组进行了社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从修订《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入手,改造专业内涵,增强专业适应性,为《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具体改革方案;确定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培养方向,构建了素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分为职业基本素质、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三大部分;包括实践课课程体系、实践课时间和实践课实践场所安排三方面内容:编制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园林绿化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反映,根据教学改革计划的要求,我们将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5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项目组成员分工编写了这5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同时编写了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为教学基本建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项目实施以来,经我们项目组跟踪调查,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2009年前对口就业率不到30%,2010年对口就业率已经上升到49%,2011年为52%,今年顶岗实习对口率达到92%,许多同学已与实习所在的园林绿化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成效初现。今后,我们还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使我院的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更加适合园林行业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项目负责人:(签字)殷华林 2012 年 6 月 21日 |


项目成果--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2011年6月
目录
1.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3
2.招生对象及学制………………………………………………………………………………………4
3.课程体系………………………………………………………………………………………………4
4.教学计划的安排………………………………………………………………………………………5
5.教学质量的保障 ……………………………………………………………………………………11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以园林行业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要求而制定。本方案以园林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方案培养面向城镇园林绿化部门、花卉生产企业、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等工作的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技术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城镇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绿地施工与养护管理、绿地施工监理等工作,也可以在园林植物培育、园林绿地施工领域自主创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职业领域、就业岗位及应具备的职业资格及等级要求见下表:
表1 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面向及要求一览表
职业范围 | 就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 | 发证机关 |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 | 苗木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园林植物租摆、园林植物造型与装饰、园林工程养护管理 | 园林绿化工、花卉园艺工、插花员、花艺环境设计师 |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 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 园林绿化工、造价员 |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园林设计 | 园林景观设计师助理、园林景观设计师 | 景观设计师 |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注:毕业生应获得至少一个上表所列的职业资格证书(三级或四级),获得其它部委或地方政府颁发的园林绿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亦可。
(二)人才规格
1.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1)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的知识。
(2)具有园林植物、园林绘画、园林测量、园林植物环境、园林制图、园林法规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技术、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园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等现代园林技术知识。
(4)具有应用文写作、职业规划、公共关系、公共礼仪、插花艺术、盆景制作等方面的应用知识。
2.在基本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职业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应用技能、自学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和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具备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环境因子的观测、分析、评价的综合能力;具有园林绘画写生、素描、水粉的基本技法,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小范围平面图的测绘能力、地形图识别与应用的基本能力,能进行园林道路测量、园林工程放样;熟悉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具备园林手工制图能力和正确识读园林设计图能力。
(2)岗位职业能力:具有中小型主要类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能力;能熟练读图并能按图组织施工;具有较强的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和养护的能力;具有中小型园林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组织现场施工的能力;具有中小型绿化工程的预、决算的能力;具备常规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的能力;能够较熟练使用和初步维修常用园林工(机)具;具备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能力,能独立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能运用AutoCAD、Photoshop、3DMAX等软件绘制园林设计平面图、立面图和效果图。
(3)职业拓展能力:能够进行常见的花卉的分类,具有园林植物促成栽培、无土栽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等特殊栽培技能;能够从事盆景制作、花卉常规栽培、花卉无土栽培、设施栽培工作;具有园林绿地施工监理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毕业生。
(二)学制
三年。
三、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本方案构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分为三大部分:
1.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在一年级重点安排了数学、英语、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环境和园林绘画等基础课,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基础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开设园林专业技术课程,按照本专业各门专业课之间的相关性、层次性和互补性,将专业课进行组合,形成不同专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小模块,通过不同小模块的学习,形成不同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
3.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力求体现与各专门能力培养相适应,与专业技术课的相关性、互补性和延伸性。
1.实践课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体系上把能够开设实践课、需要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课程均进行安排。
2.实践课时间安排。园林专业的许多实践课程是一个系统操作过程,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因此,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既有随堂的课堂实习,也安排了学期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劳动和毕业的综合实践。
3.实践课实践场所的安排。考虑本专业部分课程的特点,在实践场所的安排上既要安排在学院的实践、实训基地,同时,结合产学研的需要,适当安排在一些园林绿化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实际施工、生产,以便能系统掌握园林专业各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四、教学计划的安排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本方案根据园林行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特点分为园林施工管理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见表2、表3)
表2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规划设计方向)
教学 模块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期(课堂教学及实验实训)分配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6 | 15 | 16 | 16 | 12 | 0 |
职 业 基 本 素 质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2 | 20 | 12 | 2* |
|
|
|
|
|
2 | 政治理论 | 30 | 16 | 14 |
| 2* |
|
|
|
|
3 | 体育与健康 | 62 | 22 | 40 | 2 | 2 |
|
|
|
|
4 | 实用英语 | 93 | 93 |
| 3* | 3* |
|
|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4 | 32 | 32 | 4 |
|
|
|
|
|
6 | 军事理论 | 36 | 36 |
|
|
|
|
| 3 |
|
7 | 形势与政策 | 36 | 36 |
|
|
|
|
| 3 |
|
8 | 安全教育 | 32 | 32 |
|
|
|
| 2 |
|
|
9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2 | 32 |
|
|
| 2 |
|
|
|
10 | 高等数学 | 64 | 64 |
| 4* |
|
|
|
|
|
11 | 园林法规 | 32 | 32 |
|
|
| 2 |
|
|
|
职 业 岗 位 能 力 | 12 | 园林植物 | 64 | 30 | 24 | 4* |
|
|
|
|
|
13 | 园林树木 | 124 | 64 | 60 |
| 4(1) | 4*(1) |
|
|
|
14 | 园林植物环境 | 93 | 60 | 33 | 3* | 3(1) |
|
|
|
|
15 | 测量技术 | 45 | 20 | 25 |
| 4*(1) |
|
|
|
|
16 | 园林美术 | 124 | 40 | 84 | 4 | 4 (1) |
|
|
|
|
17 | 园林制图 | 60 | 30 | 30 |
| 4*(1) |
|
|
|
|
18 | 园林植物栽培 | 128 | 50 | 78 |
|
| 4*(1) | 4*(1) |
|
|
19 | 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 | 64 | 32 | 32 |
|
| 4 | 4(1) |
|
|
20 | 园林设计初步 | 64 | 44 | 20 |
|
| 4*(1) |
|
|
|
21 | 园林规划设计 | 112 | 40 | 72 |
|
|
| 4*(1) | 4*(1) |
|
22 |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 64 | 40 | 24 |
|
|
| 4*(1) |
|
|
23 | 园林工程预决算与招投标 | 48 | 48 |
|
|
|
|
| 4* |
|
职业拓展能力(选修) | 1 | 盆景制作 | 64 | 32 | 32 |
|
| 4* |
|
|
|
2 | 插花艺术 | 32 | 16 | 16 |
|
|
| 2 |
|
|
3 | 应用文写作 | 64 | 64 |
|
|
|
| 4 |
|
|
4 | 公共关系 | 32 | 32 |
|
|
|
| 2 |
|
|
5 | 公共礼仪 | 24 | 24 |
|
|
|
|
| 2 |
|
6 | 书法鉴赏或音乐鉴赏 | 32 | 10 | 22 |
|
| 2 |
|
|
|
7 | 园林工程监理 | 48 | 48 |
|
|
|
|
| 4* |
|
8 | 园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 72 | 36 | 36 |
|
|
|
| 6*(1) |
|
周课时合计 |
|
|
|
| 26 | 26 | 26 | 26 | 26 |
|
职 业 综 合 能 力 | 1 | 教学生产实习 |
|
|
|
| (5) | (2) | (3) | (3) |
|
2 | 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 |
|
|
| 4 |
|
|
|
|
|
3 | 专业劳动 |
|
|
|
|
| 2 | 1 |
|
|
4 | 专业社会调查 |
|
|
|
| 1▲ |
|
|
|
|
5 | 职业技能鉴定或考证训练 |
|
|
|
|
|
|
| 5 |
|
6 | 顶岗实习 |
|
|
|
|
|
|
|
| 14 |
7 | 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 |
|
|
|
|
|
|
|
| 2 |
8 | 就业教育与指导 |
|
|
|
|
|
|
|
| 2 |
总周数 |
|
|
|
| 20 | 20 | 20 | 20 | 20 | 18 |
说明:1.标注*的为期末统考课程;2.标注▲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3.()内数据为教学生产实习周。
表3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园林施工管理方向)
教学 模块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期(课堂教学及实验实训)分配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6 | 15 | 16 | 16 | 12 | 0 |
职 业 基 本 素 质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2 | 20 | 12 | 2* |
|
|
|
|
|
2 | 政治理论 | 30 | 16 | 14 |
| 2* |
|
|
|
|
3 | 体育与健康 | 62 | 22 | 40 | 2 | 2 |
|
|
|
|
4 | 实用英语 | 93 | 93 |
| 3* | 3* |
|
|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4 | 32 | 32 | 4 |
|
|
|
|
|
6 | 军事理论 | 36 | 36 |
|
|
|
|
| 3 |
|
7 | 形势与政策 | 36 | 36 |
|
|
|
|
| 3 |
|
8 | 安全教育 | 32 | 32 |
|
|
|
| 2 |
|
|
9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2 | 32 |
|
|
| 2 |
|
|
|
10 | 高等数学 | 64 | 64 |
| 4* |
|
|
|
|
|
11 | 园林法规 | 32 | 32 |
|
|
| 2 |
|
|
|
职 业 岗 位 能 力 | 12 | 园林植物 | 64 | 34 | 30 | 4* |
|
|
|
|
|
13 | 园林树木 | 124 | 64 | 60 |
| 4(1) | 4*(1) |
|
|
|
14 | 园林植物环境 | 93 | 60 | 33 | 3* | 3(1) |
|
|
|
|
15 | 测量技术 | 45 | 20 | 25 |
| 4*(1) |
|
|
|
|
16 | 园林美术 | 124 | 40 | 84 | 4 | 4 (1) |
|
|
|
|
17 | 园林制图 | 60 | 30 | 30 |
| 4*(1) |
|
|
|
|
18 | 苗木花卉生产技术 | 128 | 50 | 78 |
|
| 4*(1) |
|
|
|
19 | 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 | 64 | 32 | 32 |
|
| 4 |
|
|
|
20 |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 | 64 | 44 | 20 |
|
| 4* |
|
|
|
21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 112 | 40 | 72 |
|
|
| 4*(1) | 4*(1) |
|
22 |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 64 | 40 | 24 |
|
|
| 4*(1) |
|
|
23 | 园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 112 | 60 | 52 |
|
|
| 4*(1) | 4*(1) |
|
24 | 园林规划设计 | 72 | 36 | 36 |
|
|
|
| 6*(1) |
|
职 业 拓 展 能 力(选修) | 1 | 盆景制作 | 64 | 32 | 32 |
|
| 4* |
|
|
|
2 | 插花艺术 | 32 | 16 | 16 |
|
|
| 2 |
|
|
3 | 应用文写作 | 64 | 64 |
|
|
|
| 4 |
|
|
4 | 园林工程预决算与招投标 | 64 | 64 |
|
|
|
| 4* |
|
|
5 | 公共关系 | 32 | 32 |
|
|
|
| 2 |
|
|
6 | 公共礼仪 | 24 | 24 |
|
|
|
|
| 2 |
|
7 | 书法鉴赏或音乐鉴赏 | 32 | 10 | 22 |
|
| 2 |
|
|
|
8 | 园林工程监理 | 48 | 48 |
|
|
|
|
| 4* |
|
周课时合计 |
|
|
|
| 26 | 26 | 26 | 26 | 26 |
|
职 业 综 合 能 力 | 1 | 教学生产实习 |
|
|
|
| (5) | (2) | (3) | (3) |
|
2 | 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 |
|
|
| 4 |
|
|
|
|
|
3 | 专业劳动 |
|
|
|
|
| 2 | 1 |
|
|
4 | 专业社会调查 |
|
|
|
| 1▲ |
|
|
|
|
5 | 职业技能鉴定或考证训练 |
|
|
|
|
|
|
| 5 |
|
6 | 顶岗实习 |
|
|
|
|
|
|
|
| 14 |
7 | 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 |
|
|
|
|
|
|
|
| 2 |
8 | 就业教育与指导 |
|
|
|
|
|
|
|
| 2 |
总周数 |
|
|
|
| 20 | 20 | 20 | 20 | 20 | 18 |
说明:1.标注*的为期末统考课程;2.标注▲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3.()内数据为教学生产实习周。
(二)实训项目安排(见表4)
表4 技能实训课时分配表
类型 | 序号 | 实习、技能实训项目名称 | 学时 | 涵盖专门化 |
专 业 通 用 技 能 | 1 | 草本植物、主要园林树种的识别、应用配置 | 50 | 各专门化均应安排通用技能的实训 |
2 | 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现象观察,土壤识别、土壤施肥技术 | 25 |
3 | 园林风景写生 | 50 |
4 | 测绘园林小品草图并转绘成平、立、剖面图 | 25 |
5 | 小范围平面图测绘、园路测量 | 25 |
6 | 园林植物、苗木、花卉培育、栽植、修剪 | 25 |
7 | 中小型主要类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 25 |
专 业 专 项 技 能 | 8 | 各类园林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及运用计算机辅助制图 | 50 | A |
9 | 园林小品模拟制作、小型园林工程施工 | 50 | A、B |
10 | 花卉栽培、鲜切花保鲜 | 25 | B |
11 | 草本植物、花卉组织培养、园林植物育种技术 | 25 | B |
12 | 绘制城镇道路系统及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 | 25 | A |
13 |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 25 | B |
14 | 园林苗木的繁殖及抚育管理。 | 25 | B |
15 | 草坪栽植、修剪、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和管理 | 25 | B |
综 合 技 能 | 16 | 专业综合实习: 中小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花卉栽植与养护;进行植物造景设计; | 225 | A、B |
说明:A为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方向;B为园林施工管理专业方向。
(三)核心课程
表5 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 | 具体化的知识、技能点及要求 | 建议学时 |
1 | 园林树木 | 园林树木的分类,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生态习性、分布、繁殖方式、在园林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 1.能识别园林树木200种以上; 2.掌握常见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习性、分布、繁殖方式、经济用途、园林应用、文化内涵。 | 124 |
2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 苗圃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园林苗木的繁殖技术,苗木档案的建立和苗木出圃;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工程种植施工,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草坪草种的识别,草坪建植和养护。 | 1.能进行小苗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2.能根据各类苗木的特点,进行苗木的繁殖与培育管理; 3.能组织种植施工工艺流程,把握种植施工的技术要点; 4.能按养护标准落实常规养护措施,能根据植物生长情况提出养护的方法;掌握合理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5.能做好大树移植与养护工作; 6.掌握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技术。 7.能识别草坪草的种类; 8.会进行草坪的建植和养护。 | 128 |
3 | 园林植物保护 | 常见园林病虫种类,园林植物病虫防治对象,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常用农药性能、配置与使用方法;病虫综合治理规划的制订;药械使用及保养方法。 | 1.能够识别园林植物害虫形态及危害状,掌握虫害调查方法。 2.能认识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病状和主要病症,掌握多种病害症状类型的典型特征。 3.掌握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4.会鉴别农药的剂型和特性,能合理配药和对症用药。 | 112 |
4 |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 园林绿化施工工程的承接;施工合同的签订;设计交底、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质量管理;施工验收的组织;竣工决算的编制;竣工图的绘制方法。 | 1.熟悉园林绿地施工与管理规范,能做好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2.能作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现场管理工作; 3.能根据规范要求作好园林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竣工图的绘制等工作; 4.能组织好现场竣工验收工作。 | 64 |
5 | 园林规划设计 |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各类园林要素的设计要点;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和要求;园林景观方案的设计;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城市各类主要园林绿地的设计要点。 | 1.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会根据环境安排各类园林要素并掌握其设计要点; 3.了解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4.能独立完成小型园林绿地设计方案; 5.能独立设计各种类型的小型园林绿地施工图。 | 112 |
五、教学质量保障
(一)师资配备
要求有专业教师12名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以上,中级职称7人以上,外聘教师3名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最好有园林绿化中、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要求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实习、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需要。
本专业目前有教师27名。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12 名,中级职称11名,“双师型”教师有8名。专业主干课均由双师型教师授课和指导实训。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有12 名,主要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
(二)教学资源配备
1.校内实训基地
(1)专业实训室 要求建有“植物基础实验室”、“植物保护实验室”、“花艺制作室”、“画室”、“园林制图实训室”、“标本室”、“景观设计室”、“综合实训温室”等相关实验室, 用于课程实训、基本技能训练或生产性实训(见表6)。
表6 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参考方案
序号 | 实训类别 | 实训项目 | 主要实训内容 | 主要设备名称及实训条件 |
1 | 园林植物基本技能 | 1.园林植物识别与标本制作 | 1.园林树木识别 2.园林花卉的识别 3.草坪草识别 4.园林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 园林植物标本室:涵盖本地区常用园林绿化植物种类80%以上 |
标本夹、采集袋、剪枝剪、放大镜、高枝剪 |
解剖镜 |
数码照相机、望远镜 |
烘干箱 |
2.园林植物种苗生产 | 1.播种育苗 2.扦插育苗 3.嫁接育苗 4.组织培养技术 | 种苗生产示范用地 |
现代化温室 |
移动式苗床 |
播种机、拖拉机、旋耕机、起垅机 |
全光照间歇喷雾系统 |
铁锨、镢头、嫁接刀、剪枝剪、喷壶 |
培养室 |
超净工作台(单人双面) |
高压灭菌锅、人工气候箱、冰箱 |
电子天平 |
托盘天平、移液器、电炉 |
3.园林植物栽培管理 | 1.大苗移植 2.整形修剪 3.土、肥、水管理 | 植物栽植示范用地 |
剪草机、施肥机 |
绿篱修剪机、割灌机、油锯 |
手锯、绿篱剪 |
4.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 1.园林植物害虫识别与标本制作 2.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与标本采集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 显微镜 |
标本盒、展翅板 |
放大镜、昆虫解剖刀、标本夹、捕虫网、毒瓶 |
黑光灯、银幕 |
喷雾喷粉机、高压喷雾机 |
喷雾器、喷粉器、 |
2 | 园林设计 | 1.园林绘画 2.园林制图 3.园林设计 | 1.素描;色彩;.风景写生 | 教物模型(陶罐、花瓶、玻璃制品、石膏几何体、石膏人像) |
静物台、照明灯具 |
配套桌椅、图板、画架、画板、画凳 |
2.园林制图;手绘设计 | 绘图桌 |
3.计算机辅助设计 | 计算机 |
绘图仪 |
彩喷打印机 |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Photoshop、3DMAX等) |
3 | 园林工程与施工 | 1.园林测量 | 1.园林测量工具操作技能训练 2.地形测绘技能训练 3.定点放线技能训练 | 罗盘仪、水准仪、经纬仪 |
全站仪 |
数字式求积仪 |
电子经纬仪 |
手持GPS |
小平板仪、花杆、塔尺、测绳、皮卷尺(钢卷尺)、图板、地钻及绘图工具等 |
2.工程施工 | 1.施工图判读 2.施工放线 3.种植工程施工 4.喷灌系统的施工 5.园路施工 6.水景施工 7.假山施工 8.园林小品制作 | 压力试验机 |
挖坑机 |
电焊机 |
手拉葫芦、三角架 |
手持打磨机 |
切割机 |
混凝土搅拌机 |
砂浆搅拌机 |
电夯机 |
(2)校内生产实训基地(见表7)
表7 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实训基地类别 | 标 准 | 备 注 |
1 | 树木园 | 1.面积80亩, 树种500种以上; 2. 有名称和标牌。 |
|
2 | 苗圃(包括自营苗圃、花圃温室) | 面积60亩,温室大棚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 |
|
3 | 园林综合实训场 | 总面积1200平方米。 | 配置园林建筑常用材料、钢筋加工设备、园林工程假山用石、园林工程喷泉喷头、潜水泵等 |
4 | 盆景、花艺实训场 | 总面积600平方米。 | 配置盆景器皿、花艺器皿、修剪工具等 |
2.校外实习基地
有可供学生实习的校企共同建设的实习基地7处以上。
目前已经成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合肥佳洲生态园林公司,安徽省林业高科技示范园、安徽省合肥花卉科技示范基地、安徽省蓝斯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六安绿都园林有限公司、安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等单位,这些单位已经形成了学生的实习网络。
(三)图书与教材
要求有园林绿化相关专业图书(包括电子图书)8万册以上,专业领域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地理、传统文化、观赏园艺、景观设计、园林绿化等等,并能够不断更新。教材要求使用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比例在70%以上。
(四)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制度
1.教学管理制度
制订教学规章制度,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包括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教学工作规范、课程教学规范、实训教学规范、教案编写规范;精品课程建设办法,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校企合作制度、实训教学规范、实训中心管理规定;学生实训守则、毕业设计管理办法;师资队伍建设规定、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教学组织管理条例、教研室教学工作条例、教学档案管理规范等。
2.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以常规教学检查为主体,以加强教学过程主要环节的质量分析与评价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为关键,构建系统的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制订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办法、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施办法;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
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用人单位评价等途径,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
3.生产实习管理
为使生产实习收到预期效果,制订实习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制度、校外实习管理制度,校外实习学生守则,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职责等制度。
4.顶岗实习管理
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做到精细化管理,制订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包括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协议,学生顶岗实习协议,顶岗实习单位信息反馈,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等。
(五)教学经费
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不低于100万元,且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不低于5000元。每年新增教学仪器所占比例不小于10%。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每年的常规教学经费不低于学费的25%。
(六)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文件
1.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
2.课程教学设计
3.实验(实训)指导书
2011年6月
项目成果--《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课题总结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课题总结
为适应城市发展对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学院成立了园林技术专业教改课题组,申报并通过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省级教研课题立项。本项目2011年5月开题,今年6月结题,具体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调查结果
课题组针对我省园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类型、规格、数量等问题,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安徽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合肥市园林局绿化管理处,安徽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肥佳洲生态园林公司等14个具有三级以上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获取了一系列基础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到目前园林绿化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当前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工作岗位,即园林施工与管理类岗位和园林设计类岗位。本着“工学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对照相应的园林技术岗位,与园林绿化企业密切联系,以企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为企业培养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园林和园艺植物栽培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往的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结合的还不够贴切,课程设置与园林企业人才需求联系的还不够紧密。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计划中予以调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二、项目的教改目标
针对调查中了解的人才需求情况和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本项目首先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培养目标的定位;二是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具体要求;三是工学结合课程的具体设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方向,三大模块,四项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计划。
一个目标:即以为我省培养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园林和园艺植物栽培等方面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两个方向:是指根据园林企业岗位需要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两个培养方向,即园林绿地设计方向、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方向。
三大模块:是指将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划分成园林植物栽培、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规划设计三大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市场需要,自由选择专业学习模块,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项核心能力培养:是指在模块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园林企业实践需要,将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作为四项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能力来培养,使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目的更明确,就业适应能力更强。
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从修订《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入手,改造专业内涵,增强专业适应性,为《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具体改革方案;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三、项目研究初步成果
(一)制订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项目实施以来,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有关园林企业合作,共同制订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编制了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的教学进程表,在课程开设上各有侧重,尽可能贴近现行的园林工作岗位,最大限度的满足园林企业的需求。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方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施工员、材料员、育苗工、绿化工、园林植物保护工、养护工等岗位工作人员的培养,增加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课时量和有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间。
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景观设计师、绘图员、预决算员等岗位工作人员的培养,加大了园林树木学、园林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绘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等课程的课时量和有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间。
(二)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
在与园林企业一起制订了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我省培养面向城镇园林绿化部门、花卉生产企业、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等工作的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技术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城镇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绿地施工与养护管理、绿地施工监理等工作,也可以在园林植物培育、园林绿地施工领域自主创业。
(三)建立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
1. 理论教学体系。该体系分为三大部分:
(1)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在一年级重点开设与园林专业密切相关的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环境等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基础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与园林专业技术岗位相对应的课程,按照本专业各门专业课之间的相关性、层次性和互补性,将专业课进行整合,形成三大专业技术模块,通过这些技术模块的学习,形成完善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
(3)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力求体现与各专门能力培养相适应,与专业技术课的相关性、互补性和延伸性。
2 .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
(1)实践课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体系上把能够开设实践课、需要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课程均作出系统安排。
(2)实践课时间安排。园林技术专业的许多实践课程是一个系统操作过程,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因此,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既有随堂的课堂实习,也安排了学期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劳动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
(3)实践课实践场所的安排。考虑本专业部分课程的特点,在实践场所的安排上既要安排在学院的实践、实训基地,同时,结合园林企业生产的需要,适当安排在一些园林绿化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实际施工、生产的顶岗实习,以便能系统掌握园林专业各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四)编制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园林绿化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反映,根据教学改革计划的要求,我们将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5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项目组成员分工编写了这5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同时编写了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为教学基本建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项目实施以来,经我们项目组跟踪调查,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2009年前对口就业率不到30%,2010年对口就业率已经上升到49%,2011年为52%,今年顶岗实习对口率达到92%,许多同学已与实习所在的园林绿化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成效初现。今后,我们还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使我院的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更加适合园林行业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12年6月
项目成果 (论文)--园林技术人才培养方向研究论文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
殷华林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230031)
摘要:针对我省园林绿化企业人才需求和工作岗位需要,通过社会调查和校企合作,制订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分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两个培养方向均建立了科学的教学体系,编写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设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园林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向 课程设置
The gardens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Anhui Fore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n hua lin
Summary: For the demand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the job of landscaping companies in our province needs, through social survey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raining plan, Garde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divided into the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both directions, and different emphases in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two training direction of scientific teaching system,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yielded good results.
Keyword: Garden technical expertise; Training Programs; Curriculum
随着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飞速发展,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仅从我省来看,2004年全省具有3级以上园林绿化资质的企业只有225家,到2009年已增至413家。尽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很大,但在2009年之前,我院园林专业班级毕业生对口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人数综合平均起来还不到30%。为此,学院成立了园林技术专业教改课题组,申报并通过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省级教研课题立项。
1. 项目研究
具体研究技术路线[1]如下图:
2. 项目调查结果
课题组针对我省园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类型、规格、数量等问题,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安徽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合肥市园林局绿化管理处,安徽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肥佳洲生态园林公司等14个具有三级以上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获取了一系列基础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到目前园林绿化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园林绿化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基本情况
序号 | 人才需求类型 | 规格 | 数量 |
1 | 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人员 | 高工或工程师 | 3 |
2 | 景观设计师 | 工程师 | 1 |
3 | 园林仿古建筑设计人员 | 工程师 | 1 |
4 | 园林建筑施工员 | 工程师 | 4 |
5 | 绘图员 | 技术员 | 2 |
6 | 材料员 | 技术员 | 2 |
7 | 预决算员 | 技术员 | 1 |
8 | 盆景工 | 技工 | 1 |
9 | 假山工 | 技工 | 1 |
10 | 园林植物保护工 | 技工 | 3 |
11 | 育苗工 | 技工 | 2 |
12 | 绿化工 | 技工 | 4 |
13 | 花卉工 | 技工 | 3 |
14 | 草坪工 | 技工 | 3 |
15 | 养护工 | 技工 | 4 |
16 | 水景工 | 技工 | 1 |
注:表中数量指一个具有3级以上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企业需求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工作岗位,即园林施工与管理类岗位和园林设计类岗位。本着“工学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对照相应的园林技术岗位,与园林绿化企业密切联系,以企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为企业培养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园林和园艺植物栽培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基本反映如下:
表2 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调查企业数 | 园林设计不精 | 树木识别不行 | 园林施工不会 | 病虫防治不会 |
14 | 9 | 9 | 8 | 9 |
所占比例 | 64.3% | 64.3% | 57.1% | 64.3% |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以往的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结合的还不够贴切,课程设置与园林企业人才需求联系的还不够紧密。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计划中予以调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3. 项目的教改目标
针对调查中了解的人才需求情况和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本项目首先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培养目标的定位;二是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具体要求;三是工学结合课程的具体设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方向,三大模块,四项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计划。
一个目标:即以为我省培养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园林和园艺植物栽培等方面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两个方向:是指根据园林企业岗位需要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两个培养方向,即园林绿地设计方向、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方向。
三大模块:是指将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划分成园林植物栽培、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规划设计三大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市场需要,自由选择专业学习模块,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项核心能力培养:是指在模块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园林企业实践需要,将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作为四项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能力来培养,使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目的更明确,就业适应能力更强。
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从修订《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入手,改造专业内涵,增强专业适应性,为《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具体改革方案;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4. 项目研究初步成果
4.1 制订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项目实施以来,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有关园林企业合作,共同制订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编制了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的教学进程表,在课程开设上各有侧重,尽可能贴近现行的园林工作岗位,最大限度的满足园林企业的需求。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方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施工员、材料员、育苗工、绿化工、园林植物保护工、养护工等岗位工作人员的培养,增加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课时量和有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间。
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景观设计师、绘图员、预决算员等岗位工作人员的培养,加大了园林树木学、园林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绘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等课程的课时量和有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间。
4.2 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
在与园林企业一起制订了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我省培养面向城镇园林绿化部门、花卉生产企业、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等工作的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技术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城镇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绿地施工与养护管理、绿地施工监理等工作,也可以在园林植物培育、园林绿地施工领域自主创业[3]。
4.3 建立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
4.3.1 理论教学体系。该体系分为三大部分:
(1)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在一年级重点开设与园林专业密切相关的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环境等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基础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与园林专业技术岗位相对应的课程,按照本专业各门专业课之间的相关性、层次性和互补性,将专业课进行整合,形成三大专业技术模块,通过这些技术模块的学习,形成完善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
(3)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力求体现与各专门能力培养相适应,与专业技术课的相关性、互补性和延伸性。
4.3.2 实践教学体系[4]。该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
(1)实践课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体系上把能够开设实践课、需要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课程均作出系统安排。
(2)实践课时间安排。园林技术专业的许多实践课程是一个系统操作过程,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因此,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既有随堂的课堂实习,也安排了学期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劳动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
(3)实践课实践场所的安排。考虑本专业部分课程的特点,在实践场所的安排上既要安排在学院的实践、实训基地,同时,结合园林企业生产的需要,适当安排在一些园林绿化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实际施工、生产的顶岗实习,以便能系统掌握园林专业各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4.4 编制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园林绿化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反映,根据教学改革计划的要求,我们将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5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项目组成员分工编写了这5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同时编写了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为教学基本建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项目实施以来,经我们项目组跟踪调查,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2009年前对口就业率不到30%,2010年对口就业率已经上升到49%,2011年为52%,今年顶岗实习对口率达到92%,许多同学已与实习所在的园林绿化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成效初现。今后,我们还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使我院的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更加适合园林行业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海玲 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初探 教育与职业 2008年23期
[22]姚忠臣 高职林业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信息 2009年11期
[3]费 芳 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析 职教论坛 2009年27期
[4]樊保国 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