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项目类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安徽省高等学校
质量工程项目进展报告
项目名称: | 工学交融式林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项目负责人: | 韩久同 |
联系方式: | 0551-5310245 |
所在单位: |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立项时间: | 2011年11月 |
填表时间: | 2012年8月 |
安徽省教育厅 财政厅
填 表 说 明
1. 本报告书适用于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示范院校、重点支持建设院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数字图书馆、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精品课程建设、高校合作联盟建设和分类管理改革试点等建设项目。报告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经学校组织的专家检查审核同意后,上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作为项目建设过程评价和成果验收的依据。
2.本任务书一式3份,A4打印,装订成册,要求字迹清楚、文字通顺。
3.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主动为安徽生态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同时,通过卓越人才培养试点,探索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引领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院办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努力形成学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全面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方法,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做法与创新成果。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以强化实践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不仅回答高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高职怎样培养人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二阶段: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需求的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分离出来,彻底摆脱了其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阶段: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打破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系统化训练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满足3个专业学生“真刀真枪”训练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技艺的准职工。使学生掌握更高的职业技能和拥有更多的成才机遇。对于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一整套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和质量考核办法。 (三)预期成果 经过4年的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方面形成一套可供示范的体系,并要取得有效经验,对全国同类高校林业技术专业建设起到示范的作用,对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引领作用。 1、形成特色鲜明的林业、园林、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形成一套完善的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4、培育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5、研究制定出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
二、前期建设情况(对照任务书)
(项目的执行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项目建设进展,建设过程中开展的主要活动、特色做法等) 以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1月—2012年12月): 根据“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设目标的要求,项目组从分析林业技术专业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安徽林业系统用人情况入手,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制定出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县(区)林业局、林业站进行调查研究,从7月16日到8月23日分别到霍山县林业局(漫水河林业站、大化坪林业站、太阳林业站、上土寺林业站、诸佛俺林业站、下符桥林业站、磨子潭林业站)、舒城县林业局(五显林业站、庐镇林业站、河棚林业站、南岗林业站)、裕安区林业局(徐集林业站、丁集林业站、独山林业站)、霍邱县林业局(马店林业站、孟集林业站、长集林业站、姚李林业站、姜家湖林业站、城关林业站)、寿县林业局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
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 1. 问题:该项目刚刚实施,调查研究只在江淮之间进行,尚缺淮北地区。 2. 原因:时间短,项目刚启动。 3. 措施:利用假期到江南、淮北地区林业生产用人材料,需要进一步调研。 |
四、经费使用情况
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经费由财务处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单独设账,专款专用;建设达标后节余的经费仍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支配,不得挪作他用。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经费的使用要进行论证,校、院 系已有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不得再列入购置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条件,提高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 3. 本次调研车旅费3000元。 4. 2012年人才引进16000元; 5. 业务培训、进修12000元。 |
五、阶段性成果(附有关材料及说明)
(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成效。) 我省的林业正由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三大体系等为支撑的现代林业转变,林业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林业经营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兴林富民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宗旨,林业产业政策的实施将导致我省林业产业结构面临很大调整。这些变化都迫使我们的林业教育要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林业建设需求输送适销对路的林业建设人才,作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更要为林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提供高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
六、后期建设方案及措施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逐步建立“2+1”人才培养模式。在总结教学改革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安徽林业生产实际,全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设计考评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纳入教学计划中,实现无缝对接;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培养职业能力;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