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讲:校园树木之九十六——蚊母树
名称 蚊母树
校园生长地点 校苗圃
别名 蚊子树、米心树
拉丁学名 Distylium racemosumSieb. et Zucc.
分类单位 金缕梅科蚊母树属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栽培常呈灌木状;树皮暗灰色,小枝略呈“之”字形曲折,嫩枝端具星状鳞毛,顶芽歪斜,裸芽;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略尖,全缘,常有虫瘿;总状花序,雌雄花同序,花紫色;果卵形,端有2宿存花柱。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在我省的分布 全省各地栽培。
生物学习性 耐修剪,发枝力强,特别是侧枝的延长枝,长势强,常使树冠不规整。
生态学习性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土壤均能适应,而以喜排水良好而肥沃、湿润土壤最好。对烟尘及多种有毒气体抗性很强。
繁殖方法 播种、扦插繁殖。
经济用途 用于园林观赏;木材可做梳子等工艺品,虫瘿可提取染料;根、树皮入药,可活血袪瘀,利湿,解毒消肿。
园林配置 植篱墙或整形后孤植、丛植于草坪、园路转角、湖滨,也常栽培在庭荫树下;可成丛、成片栽植作分分隔空间或作为其它花木的背景效果;若修剪成球形,宜于门旁对植或作基础种植材料;亦可栽作绿篱和防护林带,适宜工矿区绿化;可制作树桩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