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讲:校园树木之113——白榆
名称 白榆
校园生长地点 实验楼西侧
别名 榆树、家榆
拉丁学名 Ulmus pumilaL.
分类单位 榆科榆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小枝灰白色,无毛;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偏斜,叶缘不规则重锯齿或单齿,叶背脉腋微有簇生柔毛;花簇生;翅果近圆形,熟时黄白色。花3-4月先叶开放;果熟4-6月。
园林常见栽培变种垂枝榆(龙爪榆)Ulmus pumila cv.'tenue':小枝卷曲下垂,通常用白榆作高位嫁接,对植于门口或建筑入口两旁等处,或在建筑物边、道路边列植。
在我省的分布 我省各地分布。
生物学习性 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
生态学习性 喜光,耐寒,耐旱,不耐水湿,耐盐碱,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对烟尘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经济用途 木材坚硬柔韧,用于建筑、家具、农具、车辆等;枝皮纤维可做麻绳、麻袋、人造棉、造纸等原料,树皮可制淀粉、造纸糊料;叶可作饲料;嫩果称榆钱,可作蔬菜;种子可榨油;树皮、树叶、果实等均可入药,治疗神经衰弱、利尿。
园林配置 与悬铃木、七叶树、椴树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行道树。常列植于公路及人行道,可群植于草坪、山坡;也可密植作树篱。是我省北方农村“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也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
文化内涵 花语:高贵。果实象古代钱币,寓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