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初心 矢志奋斗
以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
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党委副书记 院长 钱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大会汇报2021年工作和2022年打算,请予审议。
一、2021年重点工作回顾 6方面,20点
2021年,在省林业局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从严治党持续推进 4
1.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院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做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院领导和支部书记讲党课制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得到落实。
2.巡视整改工作顺利完成。对省委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15个问题42项整改任务,梳理原因81条,制定整改措施98项,目前已全部完成。学院规章制度通过废、改、立,修订25个,新立23个。
3.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大会,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逐级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制定廉政风险防控规章制度,编制学院廉政风险点防控手册。
4.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绩。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规范进行,党组织的作用充分显现。开展“两优一先”评选,举办两期业余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44名,发展中共预备党员29名,23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二)学科建设适应性增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
5.专业不断适应社会需要。新增智能机器人技术、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密码技术应用、生态保护技术、社会工作等5个专业。申报“人工智能语音应用开发”和“农产品电商运营”“1+X”证书试点,将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6.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导向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性教学得到重视,学风教风明显好转。成立了教学督导室,出台《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工作实施办法》。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初步形成,“三教”改革有序推进。
7.学生技能进一步增强。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组织开展学院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林草行业、(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省教育厅和各类行业比赛,取得了赛项、奖项、成绩新突破,总计获奖70余项。
8.教科研积极性有显著提高。制定了《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成功获批省高校科研项目6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2项,省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6项,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2项,省级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2项。
(三)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素质逐步优化 3
9.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专项整治师德师风,制定师德师风规章制度,加强师德失范处理,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坚决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
10.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招录编制内人员4名、劳务派遣13名,8名劳务派遣人员转为人事代理人员。制定《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聘老师管理办法》,加强外聘教师管理,优先聘用企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工17名,优化了师资结构。
11.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实行内聘、选拔双轨制,轮岗聘用33人,提拔年轻科级干部2名,调整了29名教师岗位等级。对新进人员实行导师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四)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服务学生意识更加强化 3
12.招生录取取得新突破。继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与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等媒体合作,全方位、全员宣传。2021年共录取新生2234人,录取人数、报到人数和第一志愿率实现了新突破。
13. 服务学生意识增强。加强日常管理,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宿舍制度、辅导员进宿舍制度、与学生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例会;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排查学生心理问题,对重点人群随时监控、及时疏导。落实学生资助工作,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奖助补资金。
14. 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积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拓展就业市场,及时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举办网络招聘会,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截至12月9日,就业率达到95.01%。
(五)对外合作进一步拓宽,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3
15.加强校校和校企深度融合。成功承办2021年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校长联席会。与阜阳农业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签订“3+2”合作办学协议。引企入校,与合肥西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学生88名。
16. 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成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成功获批6个省级职业工种认定资格,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题库和试卷编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操基地遴选工作,开展了3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
17.助力乡村振兴。选派1名干部学院到界首市三和村担任第一书记,加强驻村帮扶力量。积极开展“乡村振兴 梦想课堂”志愿活动;落实消费帮扶政策,助销农产品,累计消费金额10余万元。
(六)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和谐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5
18.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监控,严格新闻发布审批程序,检查督促部门网站及时更新,及时整改网络安全隐患;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宣传,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19.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从精神文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等6个方面共25项具体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省第40届“爱鸟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鸟与家园”主题摄影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建设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20.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校,提高师生法制意识。组织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举办“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加强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毒品、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
21.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安全校园建设,召开校园安全稳定专题会议,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活动,召开卫生安全工作会议,加强对饮食安全和传染病专项检查活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时调整学院疫情防控方案,组织师生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严格落实校园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卫生安全管理,落实门卫登记制度。
22.加强后勤保障服务。2021年共开展各类零星基建工程30余项,有效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学院食堂食品卫生进行飞检;及时更换消防器材,组织开展消防防火演习;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和条码登记。
二、存在的不足 4方面
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专业适应产业需求不够,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专业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上,在学生就业、创业、终身发展需求上,还差距很大,专业的增设、改造和淘汰迫在眉睫。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方面合作不够,特色不强。
(二)学生成长成才渠道不畅,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体现不够鲜明,实验实训基地水平不高,实验实训条件薄弱且专业发展不平衡,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模式及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变。
(三)人才队伍结构需要优化,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知名专家缺乏, “双高型”和“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学科专业带头人建设力度不够,应用型教学团队、创新型团队建设明显不够,企业实践经历缺乏,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和教师企业实践存在困难和障碍,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够,教师培训和参加技能大赛仍需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不到位,中层干部年龄偏大,后备干部断档严重。
(四)学院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校舍面积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实验实训实习条件较差、科研仪器设备不够;新校区建设迟迟未能正式启动;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相比还存有很大的差距。
三、2022年工作打算 11方面
(一)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净化学院的政治生态。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大课程思政力度,配齐配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辅导员队伍。
(二)严抓疫情防控,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继续加强安全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切实承担起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松劲、侥幸思想,把好“外防输入”关口。继续组织师生接种加强针新冠疫苗, 应接尽接。
(三)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生源质量。继续实行全员、多层次、全方位、面对面招生宣传。继续依靠网络、电视台、抖音等媒体宣传,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学校、重点学生群体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在校生和校友在招生宣传中的作用。
(四)全力推进教学诊改,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以“5纵5横1平台双螺旋”为理念、“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上升”为目标链,全力开展教学诊改,完善学院、专业、课程、 教师、学生层面的质量报告。加快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师发展标准和学生发展标准等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执行,形成可观测、能预警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加快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强化数据采集和人才培养过程数据常态监控。全面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升级、扩建一批子系统,实现现有管理系统集成度的全面提升。
(五)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企深度融合为主线,引进合作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技能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对接岗位需求,把大力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作为关键切入点,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实现学生能力提升。
(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全面成长发展。坚持依法治校,继续加强学生日常管理。继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国家奖助学金、退役军人补贴等足额发放到位。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设学院网上就业平台,举办网上招聘会。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分。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优美健康的育人环境。
(七)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打造高素质的年轻干部队伍。加大干部轮岗交流,提高干部的综合业务能力。做好干部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严格招聘程序,做好人才招聘工作。
(八)加大绩效工资改革,发挥绩效引擎作用。落实“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改革方向,进一步修订完善学院绩效工资方案,切实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真正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合理合规提升教职工收入水平,更好地撬动和提升教师积极性。
(九)积极开拓合作渠道,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加强校校合作,组建林业职教集团,对接本科院校开展分段培养。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与一流企业进行专业共建,联合培养人才。加强合作企业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省内林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院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基地,完成白马山实习基地改造并投入使用。
(十)推进新校区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做好与合肥市政府、巢湖市政府沟通协调,力争新校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同时,寻求临时性校区,确保3-5年内学院教学使用。加强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提前谋划好重大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做好校园日常零星工程维修。
(十一)加大社会服务力度,扩大学院影响。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创建全省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力争再申报一批省级职业工种。做好林长制培训、全省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对界首市三和村帮扶力度,实行消费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党建结对共建。
同志们,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院教职工要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安徽省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三地一区”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战略需求,进一步凝聚共识、统一步调、严格纪律,持之以恒、砥砺奋进,在抓落实、见实效上出真招,下真功,保质保量完成学院年度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