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思政教学部于9月11日上午成功举办第五届“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校赛决赛。本次赛事特别邀请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向军教授、安徽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文明教授、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周静波教授和罗劲松副教授组成评审团,通过校内外专家联动评审机制,确保赛事公平性与学术权威性。

经过初赛选拔,最终有12个优秀作品入围决赛。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品类型包括学术论文、微视频等,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等多个方面。评审过程中,专家们本着“公平公正、注重创新、突出实践”的原则,从理论深度、创新性、实践价值和表现形式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全面评估,并针对每件作品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评审会结束后,各位专家对我校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最终论文组评选出一等奖1名(《网红效应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二等奖2名(《从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看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以青春之名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密码与青年担当--基于安徽红色资源的思政课实践研究》),三等奖3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青年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真理与铁甲的交响》);视频组一等奖1名(《徽州盆景里的绿色共富实践》),二等奖2名(《实践助振兴 青年敢担当》《演绎历史荣光,谱写时代新章》),三等奖3名(《发展的温度》《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青春答卷》《微光成炬:我是新时代的“传火”青年》)。会后,学院将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赛。
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模式,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增强了他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大赛也为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专家们的专业指导为提升我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我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为进一步加强校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